马华成功向州政府争取 柔华小独中获190万拨款

星洲日报2006.04.10

 

马华成功向州政府争取 柔华小独中获190万拨款

 

蔡细历建议将有关微型华小搬迁到华裔人口密集的住宅区如新山,以解决城市学额不足的问题。

 

(昔加末9日讯)马华柔州联委会主席拿督蔡细历披露,该党成功为柔州各华小向州政府争取到150万令吉拨款,另外争取到40万令吉拨款给柔州8间独中。

 

他指出,马华去年曾与州政府举行对话会交流,要求拨款给柔州各华小及独中,而柔州政府已同意拨出上述款项,并于今日移交给各独中。

 

他透露,柔州马华下个月将再次与州政府对话,并将积极为华小与独中的发展作出争取。

 

建议2微型华小迁校

 

蔡细历今日为拉华小学主持第34届家协会员大会开幕礼暨颁发2005年度小六评估考试奖励金时说,柔州目前有4间微型华小,学生人数少于10人,其中两间微型华小若继续没有学生来源,将面临关闭的危机。

 

他建议将有关微型华小搬迁到华裔人口密集的住宅区如新山,以解决城市学额不足的问题,让该处的华裔学生有机会就读华小。

 

他鼓励微型华小迁到人口稠密的地区,不是因为政治因素,而是为了顾全大局,照顾整个华社的意愿。

 

他表示,有些董家协或华教人士以捍卫华教发展的理由,或基于个人因素拒绝让有关华小搬迁是不理智的。

 

照顾华社为出发点

 

蔡细历说,搬迁华小的议题不是针对任何人,而是希望有关人士以智慧看待问题,以照顾整个华社为出发点,判断是否应该迁校。

 

他强调,马华鼓励搬迁微型华小,主要是以民主的利益为前提,而那些注重个人议程的决定不能令人苟同。

 

他解释搬迁学校的工作是十分繁重的,包括必须获得州政府同意’寻找适合的地方建校后,须通过土地局核准,然后发动筹款运动筹募建校基金,还须得到该校董家协的同意之下,才能正式迁校。

 

 

蔡细历(右七)移交款项给柔州各独中代表,右一起何襄赞、吴池池、郑修强,右五是高志财,左七是郑贝川。

Posted in 2000~2009, 2006, 依年代划分, 州属, 柔佛, 笨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