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总反对改方言学校为国民学校宣言

《教总33年》~历史文献 页348~349

1954.10.18

 

教总反对改方言学校为国民学校宣言

 

 

    马来亚联合邦政府于一九五四年九月公布的教育白皮书,建议把方言学校改做国民学校,这种建议,已经于十月七日被立法会通过了。我们分析该项建议的内容,是以渐进的方法,使方言学校变质,由局部而全体以至于消灭。这是一种极可怕的方案。名义上,虽然说是一九五二年教育法令的实施,实际上,比较一九五二年教育法令,更加厉害,简直是巴恩氏巫文教育报告书的再版。因为依照一九五二年的教育法令,政府需要花费金钱,建筑校舍方可施行其所谓国民的教育,方言学校还有自己的地盘可以发展;而这白皮书的建议,政府只消应用蚕食的方法,便可把方言学校于最后一阶段,整个鲸吞,不容你有挣扎的余地,那不是明明白白的巴恩氏完全消灭方言学校的主张吗?

 

    联合邦华校教师会总会,是全联合邦华校教师的组织。站在民族教育的岗位上,为着卫护民族文化起见,不能张开眼睛当瞎子,把我们的文化堡垒,让人家用偷天换日的手段来鹊巢鸠居,因此不得不大声疾呼,起来反对。

 

    回溯我们全马华人反对本邦教育政策的历史,是开始于一九五二年,到现在整整三年有奇了。这三年来,我们奔走号呼,力竭声嘶,理由已经说得既详且尽了,我们叫喊的呼声曾经麻烦潘迪夫人为我们带到联合国去,现在我们不想旧调重弹,反复论列,我们仅仅要指出下列两点:

 

    第一,我们是赞成要建设马来亚国必须要有马来亚国的国民教育的,但是所谓国民教育真正的涵义,就值得澄清。依照正常的解释,国民教育是以教育的力量,培养健全的公民,适合国家的需要。像马来亚民族这么复杂的地区,应得取法欧洲的瑞士,由中央政府颁布教育宗旨,使各民族的教育,培养共存共荣、一致效忠的观念。假如各民族的教育都能依照遵行,国家所需要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则所用为教学工具的语文,原非教育的本质,无论是华人的,巫人的,印人的,英人的,都可以为国民教育发挥使命。可是一九五二年的教育法令,却不是这么规定。他们偏见而且固执地,以英、巫文为国民教育的特征,以为学习英、巫文才是国民教育,否则,便不承认。那么,在马来亚国里面,只有懂得英文和巫文的,才是国民,其余的应归淘汰了。这不但是舍本逐末,而且是指鹿为马,揭穿来说,便是他们借国民教育这块大金字招牌,作为实行民族鲸吞的护符。假如我们华人不加考虑,贸然赞成,那就若干年后,华人不懂华文,仅有民族的躯壳,没有民族的灵魂,我们的子孙,还有瞧类吗?因此,对于那种变质变相的所谓国民教育,我们实在无理由可以赞成的。

 

    第二,我们知道华文学校是近半世纪以来,我们以自身的血汗建设的私产。我们原来的目的,就是以本族的文字,教授本族的儿童,使他们能够适应本族的文化方式而生活。虽然我们的学校课程中,也曾欢迎外族的语文,但是,那是我们民族有高瞻远瞩的眼光,于学习本族语文以外的余力,自发自动的,作自我智识领域的推广,这事与被人强制放弃母语母文,转而学习外语外文的行为,绝对不容相提而并论。华文教育对于马来亚有重大的贡献,政府业已承认了华文教育的不但必须继续存在而且必须继续发展,那是当然的应有的结论。而现在依照白皮书的方案,为我们所极力反对意义被歪曲的国民教育的阴影,一经伸展进华校来,华文的地位,就被排挤出去,我们创办华校的目标,化为乌有,我们祖宗积无数血汗完成的文化堡垒,被人家运用政治优势的力量,只消定一条法令,就轻轻攘夺过去,我们又那能甘心呢?

 

    现在我们必须郑重的声明,我们华人进入马来亚,成为马来亚国的国民,是以尽义氖效忠诚为条件,不是以弃母语、毁文化为条件的。华文在马来亚,无论从任何角度讲来,都有被列为官方语文的资格,都可在国民教育中占极高的位置。假如这种权利被剥夺,便是我们民族灵魂被伤害;身为华人不懂华文,是我们认为可耻辱,可悲哀,可痛心的一回事,我们对于改方言学校为国民学校的企图,无论如何,决当反对到底。

 

    至于一九五二年教育法令中,虽然说甚么有家长十五人以上的请求,每日可以补习国语半小时的话,但是我们认为这是非驴非马的搪塞法,十分可笑的。请问世界上有那一国的学校所教授的科目,要由家长要求的事事?谁都知道,家长们把子弟送入学校,从来就不曾向学校请求要教甚么学科的。试问在这种情形下,是不是学校中就连任何一科的智识,也不必给予呢?还有一条他们自认为是极其得意的理由,那就是说:不分种族的学校使各族的儿童,在一块儿读书,在一块儿游戏,甚至在一块儿打架,不致长大后互相仇视,可以使马来亚的民族趋于统一。其实这是一种美丽的幻想,也是一种巧妙的诡辩。我们的反驳信手拈来,就有许多条,第一,不同的民族,可以建国,有欧洲瑞士优良的先例,可作典型。有何理由把马来亚的民族看得那么不肖,非有统一,就不能建国!第二,马来亚各族的儿童,分别在不同性质的学校读书,溯厥历史,由来久矣。在以往一段悠长的历史中,未曾有共同的目标,尚能和睦共处,未有互相仇视的事实,有何理由可以知道今后一经共同建国,不是更和衷共济的去努力,而是互相仇视呢?假使今后真会互相仇视,那是由于政治上的不平呢?抑或由于儿童未曾同校所致?政客们在政治上所作的罪孽反而要教育去代负责任吗?借口建国,将一个大多数而又文化程度最高的民族,胡乱泡制,连学习母语母文的权利也予剥夺,这个民族全体所生的灰心与失望的情绪,其后果是不是若干小孩子,分开在无数学校小单位中,几年接触的情谊抵偿得过?此外的道理,不必多谈,单这三点,我们相信他们已经会觉得理屈而词穷,爽然若失了。

 

    最后,我们有下列的希望:

 

    (一)我们希望全马贤明的华校董事们,念先人缔造的艰难懔后人守成的不易,坚守华校教授华文的岗位,断然拒绝足以毁灭华文的教育制度,侵入华校。

    (二)我们希望全马华人们,同舟共济,一致起来为挽救华文的命运而努力。

    (三)我们希望友族人士,对我们的遭遇表示同情,给予我们以正义的支持。

    (四)我们希望政府当局,俯顺舆情,立刻改弦易辙,宣布废弃不合理的教育法令。

    (五)我们希望全马华校教育界同仁们,能以艰苦卓绝的精神献身华文教育,站定岗位,准备吃苦,负起神圣的教育工作,使中华文化可以在本邦发扬光大。

 

    亲爱的同胞们!我们要提高警觉性,须知道法律是明文有据的,谈话是口说无凭的,我们不要听那些政要们的甜言蜜语恭维中华文化的伟大,就认为可以安心。要晓得,他们一旦退休,继任的人物,只知道拿着法案,照字读字,执行法律,其余的概不负责。因此我们必须做到政府明文公布,把不合理的教育法令废弃,又再明文公布把合理的教育法令切实施行,然后才说得是我们的成功,谨此宣言。

Posted in 1950~1959, 1954, 依年代划分 and tagg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