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帆加兰之闻见

南洋商报1925.05.15
-12

游帆加兰之闻见

(侠魂稿)帆加兰一名峇株巴辖BATU
PAHAT、柔佛辖之一也•近年以来•南洋群岛、商业大受影雠、尙推该坡为发达•査其原因•因该地华侨大多数、种植、椰、槟榔、为大宗出产极丰也、埠中其法定团体有二
、(一)益群书报社、该社对于慈善事业、勇敢于前、不落人后、该社之社员现已从事建筑洋搂式之社址、不日可落成矣、(二)中华商会、该会为该坡商界最有力之团体也、如华侨诉讼或商业纠葛等事、皆该会极力出面排解。

又有公馆十余所、(亦称俱乐部)除侨商阁、华商阁,松林阁、华英阁外、所抱桑梓之念者尙多、如鹭江别墅、(属厦门)金梧别墅(属金门)潮商阁(属潮州)清源阁(属晋江)又:有茶阳会馆、永春会馆、晋江会馆、米商公会、相继而组织,虽则名义不同、团结力堪称坚固矣、

学校有二、(一)正修学校、该校最早教育机构之一也、、侨界热心家、出面组织、办事属商会管理、舍系自筑亚答厝、内分高初、起初为某君任校长、办理风潮叠起、特立一门径、倡办培新学校于茶阳会馆内,未几、该校经费十分拮据、最后某君提倡合办于正修学校、诚不幸中之幸也、该校之经济、大多数倚赖于椰、槟榔、米、三宗出口之抽税、所以经济一层尚称富裕、惟一潮未平一浪又起,现在又发生两大问题、、(一)为下载货件不和、(俗称船头局)(二)为聘校长,双方争意见、大有不可收拾之势、按兴办教育,为培植人材起见、本无权利之可争、务谓教师方面、合则留不合则去、以释群疑可也,又自旧年六月间,由船头局、组织爱群夜学校、为一般中年失学之侨胞补习起见、为成立以前、将夜学名义改为日校、现时该校学生有一百六十余、高初两等(访者曾到参观)科学采取新学制、教员七人、学生自动组织励志社于母校、校址在粦(口旁–噒)咙街尾、洋楼式之亚答厝、空气充足、颇合卫生、又有操场在前一所、校税每月七十元、又有爱群女子部、校址在中街、(中华商会右邻)学生六十左右、科学同上首推女红为特色、教员二、校税二十五元、双方每月经常费八百余金、所收入者、月捐、船头税、学费、三宗有七百余元之入息、每月不敷百余金、闻该校董事部、拟演剧筹款、以资维持、

近日又倡办慈善剧团,(内容附设催眠魔术国技游戏等)发起者、为该坡、最有力之热心家、如雷绵超、吴兆南、曾继荣、叶庆顺、黄世俎、赵丽生、黄乃渊、何国旗、陈介民、饶少庚、郭一卿、蔡伯祥、诸君联络工商学界、组织斯团闻不日即现身于大舞台矣、

侠魂附志

夫剧团之倡、虽属游戏、实乃教育中别立蹊径之一种、善用者、则咸往攸宜、不善用者、则适成放纵、旧剧唱工虽妙、操作唯难、内容多含有伤风败俗、奸淫邪说、欲求引人入胜、觉人迷津之说、除非新剧、莫能为力、新剧者,所谓说明事实、打破迷信、作觉世之当头棒、导人出黑暗之地位也、增进社会之精神、引起侨胞之美感、足见戏剧一道、关乎教育不鲜也。



Posted in 1920~1929, 1925, 依年代划分, 峇株巴辖, 州属, 柔佛 and tagge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