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2023.06.19
维护华校传播华教
陈亚オ 文史工作者兼时评人
莫泰熙老师毕生献身教育,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各个岗位,面对各个大小挑战和风浪,身体力行,无畏无惧、始终如ー。
我此生有幸,先后在教总和董总服务;也在华教运动中的众多事项,有机会跟莫老师共事和学习。我谨以两个事项简略说明。
大学毕业后,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教总担任助理秘书。时任教总主席是沈慕羽先生,董总主席是林晃升先生。两个华教团体的关系非常密切,合称董教总,不熟悉者还以为是ー个团体。当时两个单位的办事处都在Lorong Tuanku Abdul Rahman的教总大厦,董总在1楼和2楼,教总在4楼;3楼租给美术学院。
在教总一年后,经过董教总领导人的沟通,我转到董总。当时莫泰熙和李万千先生是董总执行秘书。1980年代是我国政治动荡时期,也是华教多事之秋,不利华教的政策与措施接二连三浮现。莫老师跟董教总领导人有很好的工作默契,在领导秘书处应对华教的外在挑战方面,立场坚定、条理分明、做事到位。
当时的工作伙伴,即便后来有的已经在个别不同的岗位,依旧保持联系,重要时刻还是会集结在ー起。换言之,这时期的思想熏陶具有深远影响,相互尊重的工作文化更是关键。大家不仅仅是在“打ー份エ”,而是投身ー项重要的事业。莫老师往生,我思索他在这30多年来走过的足迹,更加钦佩他对华教的赤诚;在华教时而动乱之际,他保持不垂之志。
保校中坚分子
2001年八打灵17区白沙罗华文小学(简称白小)被无理关闭,理由是“位于交通繁忙地区,不安全”“学校卫生条件欠佳”等等。村民和社会热心人士组织“白小保留院校,争取分校エ委会”,致カ于争取原校重开。在过度时期,来自17区白小原校的学生暂时在村里阮梁圣公庙上课。当时我和莫老师担任保校工委会顾问。
当时保校工委会提出社区需要学校,“明明白白坦坦荡荡维护华教千万人,大大小小男男女女重开白小一条心”。阮梁圣公庙成为各方“朝圣”的地点。
保校运动从初期的汹涌澎湃,到后期一度低沉甚至意兴阑珊。莫老师在整个过程中参与组织领导、教学规划、汇集资源、协调委员之间的矛盾,扮演重要角色和稳定因素。经过“8年抗战”,白小终于在2008年1月重开。抚今追昔,保校运动肯定不会忘记莫老师的贡献。
“华教园丁”是莫老师晚年的自我期许、自我定位。他退而不休,以高度使命感奔走全国各地的学校、教育机构及社团,深情分享华教故事,激情剖析华教使命,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他接触全国独中老师和学生的密度以及互动,远远超越许多董教总领导人。这正是大家津津乐道和崇敬的。莫老师接地气的践行,是ー个时代的标志与典范。
斯人别离,我们难掩伤感,有人担忧华教故事从此无以为继。可堪告慰的是,莫老师播下的华教种子,逐渐在全国各地萌芽。我们深信薪火相传,华教香火不灭。这也是我们回报和纪念莫老师的最佳方式。
莫老师,永在怀念中。
莫泰熙老师(前排右2) 和陈亚オ(前排右4)在2001年至2008年间,担任白小保校エ委会顾问,致カ于协助白小重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