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2023.06.17
莫老师, 谢谢你
1944-2023
再见,永远的华教园丁!
自5月中因感染新冠肺炎入院治疗的“华教园丁”莫泰熙(上图),于周五(16日)中午时分在国大医院病逝,享年79岁。
莫泰熙一生热心于华文教育发展,即便退休后也积极奔走各校巡讲华教故事,默默散播着华教种子。
下图为莫泰熙在临终前亲笔写下送给所有人的话:“感谢每ー个好人”。
肺部感染病逝·享年79岁 永别了,华教园丁
(吉隆坡16日讯)早前因感染新冠肺炎入院治疗的“华教园丁”莫泰熙,今午病逝,享年79岁。
莫老是在上个月中感染新冠肺炎导致肺部感染,随后送往国大医院接受治疗,惟今早就传出他病情急剧下降,各指数都非常不好的消息。
莫泰熙的儿子莫泽林今早也向亲朋好友发送短讯,指如果想去道别,可前往国大医院6楼的6D病房。
21日出殡
波德申中华中学校长张永庆博士当时也在面子书证实这项消息,他撰文说,他于今晨7点到办公室,接收到莫泽林传来的讯息,告知其父亲莫泰熙病情恶化,可到医院告别,也可以录制语音讯息,莫泽林会播放。
他指出,尽管他一直默默祈祷莫泰熙的病情好转,欣喜每ー个好的转机,但是,接二连三的插管,从冠病开始,心和血养好了,轮到肺功能,肺功能的磨难过去了,轮到肾功能,这三次无尽的折磨,莫泰熙独力承担。
另外,面子书专页“华教故事官网”公布,向莫泰熙致意的时间是从6月19日(星期一)下午3时至6月20日(星期二)晚上10时,地点是蕉赖孝恩馆。
莫泰熙的出殡日期是在6月21日(星期三),具体时间容后公布。
莫泰熙是从5月17日开始发烧,并于19日确诊感染冠病,当时莫泰熙高烧摄氏38度,还出现喉咙剧痛和浑身无力的症状,遂安排进入国大医院接受治疗。
莫老师最后一句话 “感谢每ー个好人!
(吉隆坡16日讯)“感谢每ー个好人!”
“华教园丁”莫泰熙今日不幸病逝,令华社惋惜,他离世前也写下最后一句话送给大家:“感谢每ー个好人”。
面子书专页“华教故事官网”上载莫老手写的纸张图片,并解释这是莫老最后要送给大家的一句话,好人是不会寂寞的。
莫老是在上个月中感染新冠肺炎导致肺部感染,随后送往国大医院接受治疗,惟今早就传出他病情急剧下降,各指数都非常不好的消息,随后于中午证实离世,终年79岁。
写课本进董总全马巡回谈华教
华教园丁”莫泰熙生于二战动荡的年代,1942年二战,日本侵略马来亚的时候,莫泰熙祖父带着全家从马六甲逃到印度尼西亚棉兰避难,1944年莫泰熙在棉兰出生。来年,祖父带着家人去到海南岛。在海南岛念了两年小学,直到1952年回到马来亚。
莫泰熙毕业于南洋大学化学系,1968年在芙蓉中华中学校长的邀约下,回母校执教,一教便教上8年。
1975年10月1日,刚新婚几个月的莫泰熙被政府指是共产党成员,而在内安法令下扣留了60天,尽管当局证据不足释放了他,但仍将其人身限制在波德申,这ー待就是4年,期间他只靠卖油条养活妻儿。
1980年,莫泰熙解禁后来到吉隆坡一家肥皂化学厂担任厂长,由于此前接到为董总编写化学课本的任务,他每天下班回家后就会花几个小时写课本,而写课本正是他与董总25年情缘的起源。
“我写的时候他们(董总)觉得太慢了,就叫我来董总做エ,我就这样被带进董总。”
莫泰熙于1981年至2006年出任董总首席行政主任,同期也担任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秘书处秘书长。
他于2001年起走进校园,全马巡回开启华教故事课之旅,并于2007年1月1日起自任“永远的华教园丁”职,开始进行华教故事公开讲座。
莫老也曾于2007至2008年赴吉兰丹中华独立中学任代校长职,之后于2009至2016年担任林连玉基金常务董事,自此后他淡出江湖,积极于巡讲华教故事。
跟癌症共存10余年
莫泰熙曾在2011年被诊断患有前列腺癌,但他拒绝开刀,选择与癌症共存。
他认为,只要态度积极乐观,加上多运动和注意饮食,自己就能战胜病魔,ー眨眼就跟癌症共存10余年。
他看淡生死,认为“死”从来都是必然的,只有“生”オ是偶然。也因如此,人必须得在“生”时多做有意义的事。
感叹是不合格丈夫父亲
莫泰熙曾感叹,自己不是合格的丈夫和父亲。
吴莫泰熙与太太林美莲育有三男一女,他早前分享华教故事时,曾提及自己一生为华教奔波劳累,常常太忙没有办法空出时间与儿女沟通和相处,久而久之与孩子产生了看不见的隔阂,彼此也变得越来越不会沟通。
某天,莫泰熙一时兴起,想为孩子们整理一个人生历程全纪录,岂料翻查旧照片时却发现只有孩子儿时及大学毕业的照片,反之中间好大一部分真空了。就这样的ー个空白,让他深刻地意识到自己原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缺席的。
“我几乎每天都是早出晚归,清晨6点出门后凌晨2、3点オ回家,根本没时间见孩子,就连旅行也要老婆带孩子们去。”
由于深感是个不合格的丈夫和父亲,他特地请家人们吃饭,饭后询问大家对于自己过去的“不负责任”有什么看法。结果,现场一片无语,某种情绪却又在空气中流动。最后,莫泰熙打破寂静,向家人们忏悔求原谅,甚至还在每个孩子面前鞠躬。
莫泽林:上月高烧确诊 治疗近一个月离世
(吉隆坡16日讯)“华教园丁”莫泰熙的次子莫泽林说,其父亲向来身体健康,不料在5月突然发高烧,经检测后确诊冠病,随后在同月19日送往国大医院治疗,期间病情反复,在治疗近一个月后于今午12时52分安详离世。
他透露,他的弟弟和家人得知父亲入院后,立即从澳洲赶回国。
莫泽林接受《中国报》访问时透露,其父亲治疗期间面对4次难关,都逐一顺利渡过过,但近几天因肺部受细菌感染导致肺功能受损,需使用呼吸机,并影响肾功能而需洗肾。
“他(父亲)首次洗肾效果很好,但第二次因为心跳很快而停止洗肾,后来他的各种指数往下跌,病情不见好转。“
莫泽林指出,家属在今晨约3时接获院方通知,指父亲病情不稳定,促做好心理准备,他今早便发讯息通知父亲的朋友、前同事、华庭同道等人,莫泽林最终父亲在上百名亲友陪伴下安详离世。
母亲感不舍
他也说,他早前接获慰问父亲的语音讯息时,播放给父亲听,当时父亲无法透过肢体回应,而是透过表情给予回应。
“这几天父亲病情反复,之前因插管,喉咙有损伤,不能讲话,但治疗期间若状态好的时候,可以拿笔和纸写字或用手势方式和我们沟通。”
他提及,其父亲突然离世,让其母亲感到不舍。
询及葬礼安排,莫泽林说,治丧委员会将就此召开会议,随后将公布具体安排。
延续父为华教奋斗精神
莫泽林指出,其父亲莫泰熙一生都为华教事业奋斗,未来他将与华教工作者将延续父亲的精神,继续说好华教故事,推动华教发展,完成父亲心愿。
“父亲ー辈子在讲华教故事,计划推出《华教故事纪录片》,一共有10则视频,本来打算在6月推介。“
他透露,其父亲也计划出版有关本身在董总工作25周年的回忆录,目前已完成口述部分。
“现在(回忆录和纪录片)还在整理中,他(父亲)未能见证书本和纪录片发布和推介。
“但是他想要做的事,都有按计划执行。“
莫泽林说,其父亲的心愿是希望人人讲好华教故事,而目睹华教茁壮成长,也是后者ー直努力的目标。
“我们会继承这个(志愿),完成他的目标,做好这工作。“
张永庆:差5分钟缘悭最后一面
莫泰熙交情密切的波德申中华独中校长张永庆说,莫泰熙是于周五中午12时55分逝世,他是在下午1时オ赶抵国大医院莫泰熙的病房,只差了5分钟,缘悭一面。
他说,他在慰问家属后,仍然向在病床上的莫泰熙表达了感激之情,并向莫泰熙道别说了一句“我爱你”,表达他对莫泰熙的尊敬。
他说,是莫泰熙引领他进入董总秘书处,他对莫泰熙的离去感到非常难过和悲伤,他也认为,大家必须延续莫泰熙对华教的热忱和精神,捍卫华教在我国的平等地位。
宗亲昊泰波忆往昔 限居期间卖油条
(芦骨16日讯)波德申中华独中董事长莫泰波与已故华教园丁莫泰熙是宗亲也是乡亲,并在莫泰熙被政府限制居留波德申时,与莫泰熙交情甚笃。
莫泰波接受《中国报》电访时指出,莫泰熙是一位牺牲家庭生活,致カ于推动华教的斗士,他对莫泰熙的逝世感到极度惋惜,而华教仍需要这种敢于为华教发声的人士,因为华教仍需要有人来叙说“华教故事”和作出奋斗。
他说,他和波中与莫泰熙的渊源始于莫泰熙的父亲莫履炎,莫履炎来自马六甲,和他ー样籍贯是海南,当年是森甲树胶翻种局局长,经常来往森州和马六甲,尤其是波德申,而且常常在莫泰波家族的会和咖啡店出现,在这个咖啡店因为公事在波德申为各华裔园主解决问题,同时也和波德申的莫姓宗亲来往密切,感情形同家人。
70年代被限居波德申
他说,莫泰熙曾在芙中任教,70年代被政府限制居留波德申,居住在当时的波德申市区拉马路,而他本人当时初到波中执教鞭,校长是陆景华。
他披露,陆景华曾向教育局申请要求让莫泰熙在波中执教,可是被拒,最后莫泰熙只好自己制作油条放在波德申的华人茶餐室售卖,同时也在波中前董事长姚再文父亲姚长国的杂货店任书记,在限制居留被解除后,莫泰熙进入董总任职。
“由于莫泰熙是化学老师,当时我要举办ー项科学展览,曾请教过莫泰熙要做什么项目,于是莫泰熙就给了我两本南大出版的学刊,内部有一篇是皮蛋的制作方法,于是我就选用了这个项目,这也是我第一次学会皮蛋的制作。“
莫泰波说,莫泰熙性格温和,同时说话高度生动,在开始全国巡回的“华教故事”时,也曾来到过波中,为学生讲述华教的发展史。
他说,莫泰熙无论是在董总任职或是退休,都曾多次探访波中。
林慧英:为华教贡献牺牲
(吉隆坡16日讯)华教园丁”莫泰熙与世长辞,三任教育部副部长,即拿督斯里魏家祥、拿督马汉顺和林慧英皆在面子书贴文,赞扬莫泰熙奉献自己的一生,推动华文教育发展。
林慧英说,莫泰熙老师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来推动华文教育发展,他的离世是华教的巨大损失。
“谢谢华教园丁莫泰熙老师过去对华教的贡献与牺牲。愿莫老师一路走好。”
林慧英说,她曾于今年4月27日与莫老师及其儿子莫泽林在赛城第一次共进午餐。当时的莫老师说起华教故事时还精神奕奕,甚至非常热心地要继续演讲,教育年轻一代有关华教的奋斗历史,并赋予他们重要使命。
“莫老师推动华教发展数十年,可是却不曾到访过布城教育部。我当时还与莫老师约好,下一次我们就在教育部见面吃饭,我想继续聆听他的华教事迹。
“莫泰熙老师是马来西亚教育界泰斗。”林慧英向莫泰熙老师的儿子莫泽林及家人表达最深切的慰问与哀悼。
“莫老师的教育理念和奉献精神将激励着我们继续为教育事业努力奋斗。”
马汉顺:持续耕耘默默播种
马汉顺医生也追忆,他初任副教长时曾经参加莫泰熙的网上讲座,感受他对华教的认识和坚持。之后在不同的场合也曾和莫老师和华教的前辈交流,成为好朋友。
马汉顺也是马华署理总会长,他在面子书贴文说,教育的建设需要汇集大家的力量,结合不同的组织,共同为下一代的未来出力。莫泰熙正是这样ー个人,持续耕耘,默默播种,给国家造福。
他指出,虽然莫泰熙老师高寿辞别,仍然让人惋惜,希望家眷节哀,继续前行。
马汉顺也以“泰山镇宝万年仰,熙国传道百世芳”,向莫泰熙老师送别。
魏家祥:有一种精神叫莫泰熙
魏家祥也在面子书发表文告说,莫老师这些年来一直在各大校园述说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故事,激发了许多年轻人加入发展华教的行列,也确保爱护及发展华教的使命能在这片土地上薪火相传。
魏家祥也是马华总会长,他代表马华表示深切哀悼,并向其家属致以诚挚的慰问。他说,莫老师对我国教育政策,尤其是涉及的母语教育与华小发展涉猎极深,在政策面上常给予从政者良好的建议与看法。
“一旦有失衡或不良的政策出炉时,莫老师会在第一时间严厉指正与批判。“
他说,华文教育如今已在这片土地上遍地开花,和其他源流的教育百花齐放,华教的辉煌与灿烂,都得归功于华裔先贤们的付岀与牺牲。
“从政策与制度上的把关,再到软硬体设备发展与资源筹集等工作,这当中牵涉了许多人力与物力,也包括像莫老师ー样的幕后功臣,大家齐心协カ推动华教的发展。”
他也说,有一种精神,叫做莫泰熙,并希望莫老师一路走好。
莫泰熙热心于华教,多年来积极北上南下巡讲华教故事。
莫泰波(左)在莫泰熙探访波中时,留下纪念照。
林慧英(左)与莫老的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