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津贴班问题

回忆片片录

非津贴班问题

一九五四年十月七日,殖民地立法会所通过的六十七号教育白皮书,是基于一九五二年教育法令而产生的一个消灭华校的方案。他的消灭华校有两个手段:

第一,由蚕食而使华校变质:美其名叫做把国民教育的精神,引入方言学校。具体的办法,就是要每一间华校,为政府开设英文班,经费由政府全部负责。今年一班,明年又一班。这么一来,小规模的华校,只消六年的工夫,便全部变成英文学校了。

第二,由限制而使华校萎缩:借口教育经费不敷,冻结华校的津贴金。凡华校于一九五五年起,如果比一九五四年增多的班级,便不得享受津贴金,要自筹经费,使华校因经济困难而不能发展。

这一年十二月,马华教育三大机构,(马华教育中央委员会,华校教总,及董总)。为着反对教育白皮书,召集全马性的华教代表大会于吉隆坡中华大会堂。针对政府的目标,也作了两大议决。

第一,绝对拒绝于华校内设英文班。

第二,即便不获得津贴金,也应尽量开设班级,以教育我们的子弟。

这时期,全体的华人,对于三大机构,有无上的信仰。在三大机构呼召下,果外团结一致,遵照实行。于是一九五五年开学时,全国的华校小学骤增五百班左右,都是预算不受津贴,而以自费维持的。

像这样有决心有勇气的冲破包围圈,当是殖民地官僚们最头痛的一件事。因为这么一来,他们消灭华校的目的,就永远达不到了,于是又苦心焦思,再来对付华校,那便是颁布非津贴班的六条件。

所谓非津贴班六条件,概括的说,就是要使一间完整的华校,分裂为两间。董事,教师,行政,经费,杂役等等,津贴班与非津贴班都要严格分开,并且另行注册。便是一间华校,只有一班或两班的非津贴班,也得如此办理。

这消息一经公布,各华校的董事们相顾骇然,认为难于做到。纷纷要求三大机构,进行交涉。因为注册属于董事部的事,所以董总主席陈济谋及秘书温典光,晋谒副提学司培恩氏,请求放宽条件。可是培恩氏态度非常强硬,交涉不得要领,事情就弄强了。

据说华人第一红员XXX,这时候对钦差大臣麦基里来作两项建议:

第一,把教总主席林连玉递解出境。(见与钦差大臣一席谈篇)

第二,所有华校问题,只跟华校董事谈商,不必理睬教师公会。

先是艾支敦接侯士充任华校总监督时,曾找我私人谈话,对我警告说:你们华人实在已经占了很大的便宜,要知机退让,不然,我有一宗秘密武器,打了出来,你们华校就吃勿消了。我说:『我们华校受尽了歧视,你反而说我们占了便宜,真是你说我不懂。要退让吗?我们总不能退让到灭亡的道上去呢』。

到了非津贴班成为强局的时候,艾支敦的秘密武器,果然出现了。原来他尽量搜集资料,制就几个统计表。譬如:马来亚大学的学生,华人占六十二巴仙,印人占十七巴他,巫人只有十五巴仙,留学英国的马来亚学生,华人六十多巴仙、印人二十多巴仙)巫人十多巴仙。本邦学生人数,巫校三十多万人,华校二十多万人,英校十多万人,印校四万五千人之类。

最妙的是教育开支,公款的消耗,华人学生,平均每生每年三十六元多,印人学生,每生三十四元多,巫人学生,每生三十三元多,(以上系就记忆所及,大略如斯,并非艾支敦的确切指数。)这个样子,就显示出马来亚教育的利益,都给华人占尽了。他所以对我说:『华校吃勿消。』大概是说这统计表一经公布,巫人一定大哗,群起攻击,华校是顶不住的。

艾支敦把他的秘密武器,印成像学校中动植物挂图那么大,裱以马粪纸,政府各高级部门,都送有一套。并且自己到处演讲,广事宣传。当他在州立学校对假期师训学生演讲时,我曾质问他:『根据教育预算案,一九五四年全年九千多万元,华校教育项下,是七百五十万元。一九五五年总预算额增多了,而华校反而被削减为五百万元。怎么你却说华人学生,消耗公币占各民族第一位呢?』(刚好我是师训的讲师)他只说:『这是有根据的,』

艾支敦更携带他的秘密武器,到全马各重要地区去召集华校董事,开会解释,以期说服。可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华校的董事们,有的没有反应,有的反应是不满意的。他走遍槟城,马六甲,麻坡,许多地区,毫无收获,只好废然地问到吉隆坡。

于是,我得到消息,最高级的官员,举行检讨会,听取艾支敦的报告。钦差大臣问:『到底那一个地区的华校董事,最为倔强?』艾支敦说:『是霹雳的华校董事们态度最强硬。』钦差大臣说:『最好请一位最有名望的华人领袖去说服他们。﹃提学司威菲氏推荐XXX。钦差大臣摇摇头说:『派他吗?随便一个都会比他更好。』结果,竟然找不到适当的人选。

以后,艾支敦还到芙蓉去召集一次华校董事会议,殊不知碰了一次空前的大钉子,有一位董事先生,把艾支敦大骂一顿说:『你们殖民地官僚,还要在马来亚搅什么风雨?马来亚就要独立了,你们都要滚蛋了。』艾支敦不禁气结,懊丧回来,向教育部告假十多天,据说是因为失意而生病的。

礓局到了无法打开的地步,某位人士透露给我『为着非津贴班问题,政府要维持威信,决定采取断然手段,华校将有暴风雨了。』我说:『这一同,是教育部与董事总会的争持,我们教总,原可以置身事外的。但我们董教一体、董总如有困难,我们将给予全力的支持。』

消息虽然坏透了,但教育部对华校摊牌的行为,终于迟迟未曾实现。这大概是栗于全体华人,对于华文教育问题非常团结,有所顾忌罢。

等到我与钦差大臣一席谈以后,已是六月中旬了。我觉得我的得以谒见钦差大臣,都早培恩氏居间的力量、在人情上、应当时对他面致谢意。有一晚,我请求钟敏璋女士用她的汽车,载我去谒见培恩氏。原来培恩氏的私居,已经从公园内一座古老的大屋,迁到崩沙律医院后面山缝间的一座新屋了。布置虽十分雅洁,地位却非常偏僻。

当我坐下来,申明谢意之后,随便闲谈。提及非津贴班问题时,培恩氏勃然变色,非常愤怒的说:『你们华校的董事,简直目无法纪违抗政府的命令,不肯奉行,难道要让他们做太上政府吗?』我说:『这非津贴班问题,政府从来不跟教总接触,我们可以说是不介入的。但要明白,我们华校都是私立的,没有董事就没有华校。我们董教双方,业已密切携手,对于这个开题,我们也是非常关心的。据我的在旁观察,艾支敦把问题搔不着痒处,怎能得到收获?』

培恩氏说:『你怎样说是搔不着痒处?』

我说:『放弃领导人物,不作对手,却忙忙碌碌四处乱撞,这便是搔不着痒处,必然没有成就。』

培恩氏说:『像陈济谋(董总主席)温典光(董总秘书),这些人,更加难谈了。』

我说:『他们十分讲理,不过事实上,六条件确实难行,他们是领导人,在责任上,要代华校向政府要求放宽条件的。须知道,领导权在他们的手中,不跟他们谈判,问题将永远不会解决。』

培恩氏余怒未息,脸色依然涨红,似乎极不愿意。于早我再说:『马来亚下个月就要首次大选了,如果民选政府的意见和你们不一样,不是更加尴尬吗?』

这句话,似乎打动了培恩氏的心曲。他马上转为温和说:『但是总得给政府有个下台的脸子,据你看,有什么办法?』

我说:『我提一个祈衷的方案,如果你肯接纳,我担保必定成功。』

培恩氏说:『你试讲出来。』

我说:『华校的非津贴班要另具表格,向教育局报告。这样一来,既是华校奉行政令,也表示政府体谅困难,施政贤明。』

培恩氏说:『怎知他们同意不同意?而且不能由政府自动退让。况且即使自动退让,又焉知他们不再有麻烦发生。』

我说:『自然要经过与董总谈判的形式的。我告诉你,那个新任的华校总监艾支敦被人认为神经有问题的,他不但对华校董教两方面,毫不熟悉,而且大众对他都没有信仰,耍摒弃了他。前任的华校总监督侯士先生,虽然被教育部冷落了,却是华校董教双方最敬重的人物,还有这位钟女士,也和侯士一样,如果起用这两位去活动,我担保十足成功。』

还有一层,记得一九五二年改编华校教科书时,本来大家对政府的动机,是十分怀疑的。因为你担任主席,表现了非常忍耐的美德,大家受你感动,便推诚合作,结果大大成功。这一回,我希望你重新发挥你那忍耐的美德,那就事无不济了。』

培恩氏说:『这事要让我考虑考虑。』于是我便告辞。

过了数天,经过侯士及钟女士的努力疏通,果然培恩氏就到中华大会堂和华校董总的代表举行谈判。在谈判场中,董总主席陈济谋,及董总法律顾问杨世谋,都非常不客气的发出指摘。但培恩氏总是忍耐着,终于依照我的意见达到协议。便是:华校的非津贴班,要另具表格,向教育局报告,不必绝对分开,另行注册。

争执半年的华校津贴班问题,因为艾支敦盲撞瞎冲,以致漫天愁云惨雾,几乎激成巨变。经过董总协议以后,发出一纸通告,认为可以接受,全国华校一体遵行,化为烟消日出,风平浪静了。

按一九五五年华校非津贴班,原有五百班左右。在强持对立最尖锐的阶段,教育部为着缓和起见,曾经公布一项新的计算法。这项新的计算法,便是以一九五四年度一年级做标准。譬如某一华校,于一九五四年有一年级四班,那么小学共有六年,全校便可拥有二十四班。如果增开的班级,连原有的超过二十四班的,才不给予津贴,否则仍算合法的班级,一样可以享受津贴金,这么一来,非津贴班便大大的减少了。据我当时调查所得,仅剩下二百七十四班是有问题的。

至于华文中学方面的津贴金,可以说有幸有不幸,要看所选的教育局长好与壤而定。好像雪州的教育局长Mr. Lok,是一位学者,他不理白皮书冻结华校津贴金的规定,华文中学增加一名学生,即多予以一份津贴。雪州的华文中学是最幸运的。最不幸的是霹雳州,举例说:『育才中学,一九五四年有八百多名学生,以后已增到一千八百多名,所得的,仍是八百名的津贴额。虽然更后育才中学曾增加到一千二百名的津贴额,但在全国各州华文中学间,平均以他们对政府的经济倚赖性最轻,最容易维持独立中学。却无端于一九六二年,相率申请为国民中学,把华文中学变为英文中学,出卖前人心血结晶的文化保垒,这和一九五五年霹雳州的华校董事比起来,真是后生有愧前贤了。

 

Posted in 书刊, 回忆片片录 and tagged .

One Comment

  1. Pingback: 回忆片片录 – 木马书报社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