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报2011.03.13
从老地图探新山市街
去年十月,柔州大臣阿都干尼宣布将于今年为新山纱玉河掀盖,并打造一个休闲好去处,重现新山先辈们开发新山的历史。
欲探新山的发展历程,我们需从展示在新山陈旭年街,近锦华茶座侧门前,那幅1887年的新山老地图看版谈起。
这幅地图的中心为纱玉河,它由绵裕亭发源,往南流向新山市区,最后汇入柔佛海峡,约四分之一哩长。
河的西岸是潮州人大本营
河的西岸,是潮州人的大本营。位于近河口处,有一呈三角形的小岛,此处为陈大存承租的公市,为当时新山宅要的物质集散地。与河平行的直律街,是潮州人商店和住所的集中地。柔佛古庙建立于此,相传为当时义兴公司首领陈旭年倡建,百年来,为新山华社共同的祭祀中心。与直律街南端相连的街道有陈旭年街,海皮街(现依布拉欣街)和以印度社群为主的罗米街。河的西北端,还能隐约看见新山最早的两间教堂。
河的东岸,是广肇府人的聚居地。当年锯木厂设立在与河平行的明里南街。广府人领袖黄亚福在此建设市区,引进大量粤籍人上从事木匠、工匠、餐饮、娱乐等行业,成为当时新山另一热闹区。新山第一家华族会馆一一广肇会馆亦是由他创立与捐献现位子兆楠街的馆址,而后,宽柔学校的前身一育才学堂也是创建于此。为纪念他对新山的贡献,与河相邻的大街,命名为黄亚福街,此街乃是新山市区繁华的街道。
热闹市区一探历史痕迹
至今,老地图的街道,大部分还在。走在今新山热闹的市区,不妨放慢脚步,一探经过岁月洗礼,依然存在的历史痕迹吧!
(注:欢迎公众参观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开放时间为每逢星期二至星期日,早上9.00am-5.OOpm。票价为成人票RM5.00,乐龄、学生、儿童票RM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