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报2011.03.13
巴力安尼区州议员拿督黄世忠最近宣布了一项好消息,就是一座横跨新邦基里河并连接峇株巴辖市区及巴力加里尔的新大桥工程,有望列入第十大马计划中,以进一步加强峇市与巴力士隆一带的交通联系。
上述新大桥初步估计将耗资逾3千万令吉,坐落在峇株桥附近的柏实莱区,并连接至对岸的甘榜巴力史露伦,即著名的双青港龙水宫大伯公庙附近。
传说中,当年“州府王”林仕份从各市渡河到对岸建立双青港龙水宫大伯公庙时,是靠着3只鳄鱼搭成“鳄鱼桥”,才顺利渡河建庙,想不到在130多年後的今天,一座横跨新邦基里河的大桥终於有望落实,若州府王再生的话,便无须再靠鳄鱼搭桥便可轻松渡河了。
从中江区的巴力加里尔路转入路旁的甘榜巴力史露伦,只要大约2公里的路程,日後新大桥落成後,来自巴力士隆及中江区的民众,便可取道巴力加里尔路经过新大桥直通峇市,大大缩短了两地的距离。
近年来峇株市区的屋价和地价不断上涨,市区的发展已经呈现饱和状态,因此开始出现往居銮路、丹绒拉务路及中江路等市区边缘地带发展的趋势,而且连市郊地带也慢慢的跟上了发展的步伐。
随着去年巴力务鲁大桥通车後,巴力务鲁及中江一带的居民已经可以直通居銮路,让民众更加方便。
接下来,若新邦基里河新大桥也能够落实,将可继续加强当地郊区舆峇株市区的交通联系,当地的地价肯定也会水涨船高,并有潜能成为未来的新兴花园住宅区或工商业地段。
所谓“路通财通”,只要郊区的交通系统日趋完善,地方上的建设发展便指日可待,郊区村民们的生活也能获得改善。
但是,当年政府在2004年宣布兴建巴力务鲁大桥後,建筑成本便不断上涨,今工程出现一波三折,结果直到2010年才顺利完工。
因此,民众都希望有关当局及人民代议士能够积极跟进新邦基里河新大桥的建设计划,让工程早日完成,不要再让老百姓们望穿秋水痴痴等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