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马来西亚:《茉莉花之恋》

一个马来西亚:《茉莉花之恋》
杨邦尼
 
雅丝敏阿末的电影语言众声喧哗,看完了《茉莉花之恋》(Talentime ),我狐疑究竟是马来、淡米尔还是英语片,片中夹杂广东话和华语。语言是各族的身份认证,沟通与阻断的双面刃,然而,剥离语言的樊篱与荆棘,一切又清风明月,子今知我,我知子的“太初”之境。
 
《茉》片是雅丝敏的第5部电影。从2004年的《我爱单眼皮》(Sepet)、到去年的《改心》(Muallaf),现实敏感的种族、语言、宗教、文化在影片中以或隐或显的技法再现,你必须跳脱既有的意识形态范畴,重新命名:雅丝敏的电影是“马来西亚人的电影”,语言退到幕后,人物的情感、爱欲、信仰才是电影追索的抒情核心和诗意乌托邦的寄寓。
 
《茉莉花之恋》首先是一出关于青春诗与歌的排演和竞赛。《茉》片谱写的重点是异族之间的“无言”恋歌。早在《我爱单眼皮》,雅丝敏就让马来少女和华裔男孩用英语相恋,Melur遇上印族男同学Mahesh,两人一眼就看上,Melur用英语叨叨絮絮换回的是Mahesh的无言和腼腆的笑,两人的爱恋在失语中进行,“不断叙说的等于甚么也没说;沉默不语却意义丰沛”。片中大量的淡米尔对白,我们必须紧看着银幕下的巫英字幕,各族的语言之河翻腾流传。
 
正式比赛开始,Melur不断弹奏却无语凝噎的冲下舞台,Mahesh紧追到梯阶,用手语笔画许多言语,这时的Melur回以:你说得这么多,我一句都听不懂。相较于向前Mahesh的无语,Melur 早已心领神会。
 
影片中礼堂一盏盏的灯熄灭,电影院里的灯突然全部通亮,我们从雅丝敏的电影梦里惊醒过来,眼眶噙着泪,因为影片唱出最真实的马来西亚人的无言之歌。
 
原来“一个马来西亚”早在雅丝敏的诸多电影和广告中获得了验证,现实大马各族差异、语言、宗教、风俗等等,有了最大的公约数:爱,跨越疆域。
 
星洲日报/六日谭作者:杨邦尼文字工作者言论不代表本站立场2009.05.10
 
Posted in 2000~2009, 2009, 依年代划分.